贵阳市鸿运物资回收公司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周先生
  • 电话:13984132738
  • 手机:13984132738
产品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人士称房地产仍是支柱行业 调控已到底部
新闻中心
业内人士称房地产仍是支柱行业 调控已到底部
发布时间:2012-06-20        浏览次数:650        返回列表

腾讯财经讯 6月20日消息,作为《商业人生》栏目上线50期的特别节目,腾讯财经频道于2012年6月20日,在北京腾讯汇举办主题为“不确定的未来”的企业家沙龙活动。

活动中,腾讯财经邀请了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中国城乡建设研究所所长陈淮等企业家与学者,以“不确定性的未来”为主题,就当前的商业环境、投资走向、房地产等话题展开探讨。

房地产仍是支柱产业

在“稳增长需要放松房地产吗”主题讨论环节,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就楼市的前景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在谈到房地产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时,陈淮认为,中国还需要盖更多的楼房毫无疑问,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速度最快的,将来中国的城镇化可能要进一步发展,风起云涌。

对此观点,刘晓光持赞同看法。他并认为,房地产的未来,还是确定性多。“一个是仍然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支柱的产业。一个是房地产仍是老百姓可能传宗接代的私有财产。”

范小冲也称,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引擎。“今天,所以我们对未来的中国房地产的市场还是拥有信心的,经济越差,房地产的地位和作用就更不可忽视,这是中国经济的引擎。”

而刘晓光也认为,在中国投资拉动中,房地产还是很重要的。“如果说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者是向下行得很厉害,作为房地产来讲,它肯定是一个支撑的力量。”

但陈淮却持反对意见。陈淮称,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并没有看到房地产对支持我们在亚洲金融危机走出来发挥什么作用。“所以说经济越坏,房地产越好,这个没有关系。”

陈淮并指出,中国经济不乏内深的动力。他分析称,城市化与消费结构升级,这两条足以支持中国未来二十到三十年经济增长。

房地产宏观调控已到底部

对于房地产的发展前景,诸位业内人士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刘晓光谈到,与2010年相比,目前房地产市场过快的房价增长势头被遏制,确实出现降价的现象。但他认为,今年的房地产将趋于稳定。

对于房地产的需求问题,范小冲认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现在已经到了底部,市场由于经济快速的下滑,政府现在在托市,比如金融开始在放松,包括政策也在放松,所以政府一托市,市场也见底了。“看到现在市场逐渐在回冷,也就是说到了底部。房地产的需求是可以压缩的。”

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则表示,楼市的前景并不是完全“不确定”的。毛大庆称,目前外围经济低迷,而中国国内的经济又找不到新的亮点,势必会重新回到固定资产投资。

股市及中小企业环境最应改变

在“投资走向与商业环境”圆桌论坛上,英仕曼集团(Man group)中国区主席李亦非在谈及宏观环境时表示,当下她最关心的是中国股市。她解释,真正股市到现在二十年左右历史,30万亿市值,但过去更多的是“吸金”功能,而不是“回馈”功能。她强调,健康的、有回报的股市才能为整个经济发展提供造血机制和回馈机制。

在谈及宏观环境时,汉能投资董事长陈宏也表示了一点担心。他表示,目前二级市场市盈率在降低,中小企对未来信心不足,“不是特别确定能不能生存下来,会不会有第二次经济危机。”

陈宏认为,对未来前景的缺乏信心,导致中小企业在投资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回报的项目的时候,投资的意愿也会随之降低。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也在讲话中也提到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他表示,中国创业环境、融资比较难,所以中小企业的成长更难。他建议:“我认为银行最主要服务的对象应该是中小型企业或者中小创业者,在这点上应该发生一个改变。”

他举例谈到:“银行赚钱的话说明什么?它的服务对象付出的成本太高,银行应该赚钱,但是银行是典型的服务业,而且很多时候是劳动密集型。我认为银行最主要服务的对象应该是中小型企业或者中小创业者,在这点上应该发生一个改变。”

作为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CEO,王潮歌导演也在论坛上发表了对投资环境的认识。她强调,投资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