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范围内,养老金不差钱,几乎每年都收大于支 根据人社部历年来的统计公报可以看出,养老基金除了个别年分外都不会出现赤字。每年养老基金大致上有三个来源,一为从企业和个人那里征缴的收入;二为政府财政拨款;三为利息等其他收入。而征缴的收入占了养老金来源的八成以上,是绝对主力。单单征缴收入也足以应付每年的支出,还能略有结余。…[详细] |
||
全国范围内,养老金还有近两万亿结余,和个人账户的空帐规模相差无几 企业上缴的养老金占工资的20%,用来现收现付,应付当下的养老金开支。个人上缴的占8%,计入个人账户,也就是国家为个人存着的,相当于一笔专门保障个人老年生活的储蓄投资。按理说,既然是个人的钱,就该在个人账户里好好呆着。可是,这笔钱却被挪用了。绝大部分个人账户都是有名无实空着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养老金空帐。可事实又非如此简单。根据人社部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1998年而外,养老金每年都会有当期结余,而这个雪球也越滚越大,到了2011年年末,这个数字是1.9497万亿。而在2010年年末,养老金的空帐是1.7万亿,当年的结余是1.5365万亿。 换而言之,其实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钱大部分被混在了用于现收现付的统筹账户中,如果再重新填补进个人账户去的话,缺口不会太大。…[详细] |
||
但是,从区域范围看,有10多个省份已经收不抵支,而“富有”的省又有千亿结余 2010年,剔除财政补贴之后,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含兵团)有15个,缺口总计高达679亿元。在15个收不抵支的统筹单位中,有三个是直辖市(上海、天津和重庆),还有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很多地区之所以入不敷出在于它们的历史包袱太重了。以辽宁这个老牌工业省为例,截止2011年年末,它有451万退休人员,是全国同期的八分之一。而参保人员有1400多万。 可是沿海地区又是另一番景象,早在1999年,沿海七省的结余就占全国结余总量的62%。而到了2011年年末,光广东一省就有累积养老金结余2892.61亿元。这当然是因为广东有着全国最大的流动人口,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广东只缴费不养老。当年的农民工退保潮也为广东带来一笔“收入”,农民工退保后单位缴的那20%还是留在广东,自己能带走的是那8%。 那么,推迟退休年龄对那些收不抵支的省份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意义吗?也并非如此。以上海为例,它早就开始试点弹性退休了,但是在2010年也有35亿的资金缺口。…[详细] |
||
要缓解现阶段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提高行政水平比延迟退休年龄要管用得多 据郑秉文教授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当然,这个数字是在好多年前估算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减缓的资金缺口会更多。 不过,问题是: 其一,散在2000多个账户的万亿养老金结余有90%都被随便存了活期,跑不过CPI 根据十几年前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只能是存银行和买国债,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90%以上的资产状态是银行存款,持有国债不到10%,投资利率平均每年不到2%,而2001年到2008年通货膨胀率为2.2%,显然是负利息。按照正常估算,12年损失了6000、7000亿利息。而就算推迟退休一年能补300亿的缺口,12年也只有3600亿。 事实上,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是3.5%。而但凡有一些统筹能力,就能预估到来年收支情况,从而定下用多少结余来做定期存款,如此一来也比现在这个活期要好得多。自然,这也是因为养老金结余被散在了2000多个账户,很多地方还不是在省一级,而是在县市一级统筹,管理水平堪忧。 其二,养老金覆盖面和统筹层次都不够,没有规模效应,又容易滋生基层腐败 在保险方面,有一个“大数法则”。社会保险覆盖人群只有达到一定数量后,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才能达到动态平衡。而统筹层次低会导致覆盖人群少,基金收入有限,给自身平衡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难以抵御风险。这点从实例就可以看出来,假若单个省份来看的话,许多省份都收不抵支,但是从全国层面来看的话,则收大于支。所以,第一应该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率,第二应该早日实现养老金全国层面的统筹。这样也能减少许多腐败和猫腻。否则钱散落在那些基层账户中,一不小心就被“监守自盗”了,这种事发生过多次。 其三,“非正式退休”蔚然成风,大大加重了养老金支出 虽然中国“非正常退休”人数占当期新办理退休人数的比例呈直线下降趋势,但其绝对人数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10年分别为22.3%(63万人)、20.5%(74万人)、20.1%(85万人)、15.6%(86万人)和12.5%(67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提前退休的人非常之多。自然又造成了很大的养老负担。…[详细] 总之,不管从以上哪个方面提高养老金的管理监督水平,能省下的钱绝对不比推迟退休少。而如果连基本的监管都没有,群众多干五年节省的养老金放那不仅不能增值,还可能被贪腐,又凭什么要求群众们多干几年再退休呢? |
||
当然,更多专家是对二三十年后未雨绸缪的考量,不过这更需要的是系统性制度设计与实施 许多要求推迟退休年龄的专家其实都看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养老金支付不会出问题,他们担心的是以后。比如郑秉文就认为中国的养老金风险会在2030年显现出来。也有学者通过模型估算称,中国的养老金盈余会持续到2038年,此后赤字会越来越大。 单位上缴的那部分统筹金,是用来现收现付的。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后参保人中拿退休金的越来越多,劳动力却越来越少,负担太大。所以现收现付在几十年后肯定难以为继。制度设计者才会设计出个人账户,让个人储蓄这笔钱,然后统一投资升值,以应付后顾之忧。而现在这些结余并没有被好好利用。另外还有社保基金,这也是为未来养老准备的前瞻性措施。目前看来,社保基金运转还算正常。 养老计划,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制度设计,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追求最看得见的效果。如果没有系统性的设计,光推迟退休年龄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把那8%的工资退还给大家,个人为自己筹谋的计划虽无规模优势,却绝对会为自己好好打算。…[详细] |
新闻中心